暗牢 在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舊址牢房區辦公樓的地下室有幾間密封的暗室,墻壁上留有拳頭大小的窺視口。這就是日本侵略者在俄國監獄密室基礎上改造的用來懲罰被關押者的4間暗牢,每間暗牢的面積僅有2.4平方米,被關押在這里的人還要戴上刑具,吃最少量的七等飯。由于長時間被關押在黑暗之中,被關押者在走出暗牢的瞬間,常常會因為強烈光線的刺激而導致雙目失明。
1926年4月27日,在日本資本家殘酷壓榨下的“滿洲福紡株式會社”千余名工人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四二七”大罷工,為此次工人大罷工吹響號角的是工廠使用的汽笛,這件在大連工人運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物,已被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收藏,陳列在“地獄烈火”展廳。
“滿洲福紡株式會社”始建于1923年3月,日本資本家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攫取高額利潤,中國工人進入“滿洲福紡株式會社”如同進了地獄。廠房里陰暗潮濕,空氣污濁,塵土棉絮飛揚,經常有工人昏倒在地。中國工人每天在毫無安全防護設施的機器旁做工長達12小時,所得工錢僅為日本同行工人的1/4。1926年4月,日本殖民當局宣布金票(日幣)漲價,每元金票換1.2元小洋(奉票)。4月25日,廠方開餉用小洋發給工人,卻按金票扣工人飯費,這種赤裸裸的盤剝激起全廠中國工人的憤怒。4月27日,紗廠工學會會長侯立鑒等代表全廠工人找到日本廠主談判,遭到蠻橫無理的拒絕。按照中共大連地委的決定,上午10點半,侯立鑒下令拉下全廠總電閘,推響了汽笛,工人們聽到罷工的總號令,沖出工廠大門,一場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開始了。
“四二七”大罷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大力聲援和資助,工人們堅持罷工100余天,最終迫使廠方答應了復工條件,撤換了日本廠主,取得了罷工的勝利。